锚定效应,是一种心理现象,也叫沉锚效应。顾名思义就是把锚沉入海底一样固定住船只,从而引申出固定住人们的思想,通常的意思就是受到人们的第一印象或者第一信息支配。
生活例子
1、带儿童去游乐场玩,一小时10元,但是20元就能玩一天,这个时候10元1小时的存在就是为了作为“价格锚点”,来凸显20元一天的性价比更高,引诱你购买20元一天的套餐。
2、追女孩子首次约会时问:周末出去玩好吗? 得到的回答一般是:下次吧。 如果你说:周末去看电影、某某地方开了个特色餐馆很好吃,一起去吃吧。 得到的回答一般是:可以啊。
3、我在2块钱左右的点位买了一支股票型基金,本来是想在2块2时卖出,赚个大概20%,就觉得挺爽了。没想到它一跌跌掉了30%,现在我已经不指望哪天能涨到2块2了,放着慢慢回本就行,回本了就卖。
营销例子
星巴克配的是中杯、大杯、超大杯的杯子,服务员就很好的利用了锚定效应先发制人问你需要大杯还是中杯,他们已经给你设定好了锚,固定住了你的思维,从而影响你对于买中杯大杯的决策,而不是买小杯。
启发
锚定效应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心理,只有比较后才能知道如何选择,这适用于产品、生活和工作等等方面,因此产品有不同定价,或者有不同功能设计,有了参照物就引导和帮助用户做了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