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些普及驾驶经验的视频中,经常会提到一个词:发动机制动,很多车友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。今天就跟着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。
发动机制动是什么意思
简单来说,发动机制动就是利用发动机运转的阻力,来让车辆减速的过程。车子的实际行驶速度大于在该挡位和该油门下应该有的行驶速度,这意味着已经就进入了发动机制动状态。
比如,当车辆以60km/h的速度在路面行驶,如果此时松开油门但不切断挡位,也就是说处于带挡滑行状态,这时车子的前进就是受到了发动机制动。因为此时不是发动机通过变速箱来驱动车轮,而是车轮通过变速箱来驱动发动机前进,虽然没有加油,但发动机还是保持在一个高转速的状态。
发动机制动怎么操作
首先,发动机制动就是挂着档不给油,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对车没有牵引力,而车轮转动反而带动发动机,这样发动机对车有个反作用力,就能起到制动的效果。因此发动机制动的操作方法就是在需要减速的时候,松开油门,不踩离合,也不摘档。同时,发动机制动的制动效果也跟档位有关,档位越低,发动机制动的效果就越明显。
另外,发动机制动是一种紧急制动方式,一般用于下长坡或者冰雪路况时使用,且对车的伤害也很大,所以一般正常情况就不要随便使用发动机制动了,还是应该以使用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为主。
发动机制动伤发动机吗
对发动机没有损害。但频繁使用对变速箱有损害,发动机制动要靠减档完成,最受力的是变速箱,最好先减速后减档。在长距离下坡使用发动机制动,能有效减少刹车热衰减。
发动机制动是脚刹吗
不是,发动机制动是指抬起油门踏板,但是不踩离合器,它是利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产生的压缩阻力,内摩擦力和进排气阻力对驱动轮形成了制动作用。